典蕴文化网>方言>银行乖凉

银行乖凉

收录日期:2025-11-20 09:14:14  热度:5℃

这天我去一家银行办事,就听有三个乘凉的老太太在韶。

甲老太太忧心忡忡地说:“以后我们不能来这里乘凉了,现在银行要收空调费啦。”

乙老太:“这到是的哎,我们每天光乘凉不存钱,换我是银行行长,我也不愿意哎。”

甲老太:“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其实我到这来也不是光为了乘凉。你不知道,我只要一听到验钞机‘哗啦哗啦’的声音,就好象年轻了三十岁。”

乙老太:“那你还知道那个空调费要收多少钱啊?凭老年证能不能优惠啊?”

甲老太:“不知道,不过,我想了一个办法,银行有政策我老太有对策!只要办一张一百块的存折,第一天存,第二天取,第三天再存,有了顾客身份,他们就不能随便收空调费了。”

这时,一直没说话的丙老太笑得合不拢嘴,忍不住说道:“你们两老太真是听见风就是雨。”

“难道不收费?”

丙老太:“收费是收费,但我们只认这一家银行乘凉就不会收费。”

“为什么啊?”

丙老太呵呵笑道:“他们实行的是————跨行收费。”

这篇有关于银行乖凉的文章,就为您介绍到这里,希望它对您有帮助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捉虱子往头上挠

   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捉虱子往头上挠"捉着虱子往头上挠",是安庆一句很生动的方言,就是说,找着事做、自找麻烦。其中"虱"安庆人是发"色"字音的。

  •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“满口菜”

   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满口菜”很多年前,我在安庆西门人家走动间,常听到主人家说满口菜”这句方言,开始难辨就里,待再三请教,方有所悟,只觉得这句安庆方言所包涵的家常生活气息有着传统的岁月沉香。

  •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“半油篓子”

   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半油篓子”在皖西南,抑或在更多的地方,譬如说在吴、在楚、在中原,几乎都听到用半油篓子”来藏否人的比喻,这恰好与半桶水”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而其工”则就是

  •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“烧锅的”

   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烧锅的”安庆方言中,称老婆为烧锅的”很普遍。这个称谓最早起源于农村,因为过去的乡下女人大多只能呆在家里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成天围着锅台转,为男人,为公婆和儿女洗衣浆裳,烧锅做饭

  • 安庆歇后语

    安庆歇后语小姑山下行船———山不转水转

  •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俗语中的家庭称谓

   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俗语中的家庭称谓家庭称谓爹爹、奶奶、娘、老子(父)、姑、姨、舅、侄”等,在俗语中大多不再具有本来的含意,而是象征着某种人际关系。ldquo;你在这里开店,要孝敬当地的爹爹奶奶”

  •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俗语中的家庭称谓

    安庆方言拾趣——俗语中的家庭称谓家庭称谓爹爹、奶奶、娘、老子(父)、姑、姨、舅、侄”等,在俗语中大多不再具有本来的含意,而是象征着某种人际关系。ldquo;你在这里开店,要孝敬当地的爹爹奶奶”

  • 孔城方言——“跳跳死的!”

    孔城方言——跳跳死的!”孔城老街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,老街东面的孔城河与江湖相连,一帆千里的水域文化塑造了孔城人直爽通透的性格,表现在妇女口头上的一句话是———跳跳死的!